商品信息

购买日期
2013-07-23
2013-07-30 00:24:46
一向是很相信中华书局的,国学典籍一般都买中华书局的。    先谈优点,书确实不错,装帧、排版、纸张的质量都属上乘。   但是,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读书读的是内容,这是最主要的,我开篇的《劝学》没读完,就发现问题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后面少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个字,我勒个去。。。经楼下提醒,发现有注释,解释说是版本原因,这一句没加进去------那你就找个全点的版本嘛。而且既然原文没有这句话,那译文里你放上这句话的翻译干嘛?要不一并删掉,要不就也来个注释。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很多人知道这一点,却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对于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妨看看《荀子》,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打开“礼乐”文明的钥匙。      《荀子》一书的主要篇章为荀子所作,部分篇章为弟子所作,全书也由弟子编辑而成。西汉时期,刘向最早对其进行整理校雠,将原来的三百二十二篇,删定为三十二篇,唐代的杨倞则是第一个给《荀子》作注的人。到了清代,伴随着荀学的研究热潮,出现了很多《荀子》的注释本,其中以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为最佳。      荀子是战国后期最重要的学者,除了我们知道他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弟子——韩非和李斯之外,常常忽视的是他的“传经”之功。荀子为传播中华文化经典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清儒汪中所言:“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而且,荀子对汉初学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应该说,荀子是最早系统阐发礼乐问题的思想家,是礼乐理论的文化奠基者。在《荀子》中,《礼论》和《乐论》集中探讨礼乐问题,其他诸篇则与之相辅翼。      要理解荀子的礼乐理论,还得从他的人性论说起。荀子主张“人性恶”。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如果顺从人的本性,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争夺,社会将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圣人制礼作乐,教化民众。“礼乐“文化发轫于带有宗教意味的祭祀活动。礼是祀神的仪式、规则,而乐则是祭神时配合的歌、舞、乐的总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礼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以及规范的总和。礼乐本为一体,乐是礼的组成部分,并为礼所规定。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5-24
2013-07-28 09:44:14
非常满意,五星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3-12
2013-07-28 06:42:19
非常满意,五星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3-21
2013-07-28 06:30:51
非常满意,五星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13
2013-07-28 05:52:44
书很不错,物流也速度。支持一下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4-28
2013-07-28 04:57:50
写的不明不白的,不知道是我文化水平低还是怎么,书里写的就像凑合事似的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12
2013-07-28 03:01:10
非常满意,五星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5-10
2013-07-27 16:04:37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25
2013-07-26 23:31:35
中华的这套书很好,值得收藏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23
2013-07-26 21:23:41
物美价廉,很好很好啊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09
2013-07-23 20:46:30
媳妇买的,常用,还不错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11
2013-07-23 13:33:02
买来还没仔细看!但感觉不错!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19
2013-07-21 09:48:00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很多人知道这一点,却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对于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妨看看《荀子》,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打开“礼乐”文明的钥匙。      《荀子》一书的主要篇章为荀子所作,部分篇章为弟子所作,全书也由弟子编辑而成。西汉时期,刘向最早对其进行整理校雠,将原来的三百二十二篇,删定为三十二篇,唐代的杨倞则是第一个给《荀子》作注的人。到了清代,伴随着荀学的研究热潮,出现了很多《荀子》的注释本,其中以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为最佳。      荀子是战国后期最重要的学者,除了我们知道他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弟子——韩非和李斯之外,常常忽视的是他的“传经”之功。荀子为传播中华文化经典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清儒汪中所言:“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而且,荀子对汉初学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应该说,荀子是最早系统阐发礼乐问题的思想家,是礼乐理论的文化奠基者。在《荀子》中,《礼论》和《乐论》集中探讨礼乐问题,其他诸篇则与之相辅翼。      要理解荀子的礼乐理论,还得从他的人性论说起。荀子主张“人性恶”。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如果顺从人的本性,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争夺,社会将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圣人制礼作乐,教化民众。“礼乐“文化发轫于带有宗教意味的祭祀活动。礼是祀神的仪式、规则,而乐则是祭神时配合的歌、舞、乐的总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礼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以及规范的总和。礼乐本为一体,乐是礼的组成部分,并为礼所规定。      礼乐是人类效法天地,因乎人情的产物。不过,它们之间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道德教化、人文关怀的功能:首先,“礼别异”。“礼”是确定社会的等级名分和伦理秩序。礼起源于对于社会人群物质欲求合理分配的需要。通过礼,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名分,然后依照等级名分来分配。表面上看,礼是调节人们的欲望需求(“节欲”),但长远来看,却是满足人们的欲望需求(“养欲”)。荀子还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优于动物,在于人能够做欲望的主人,能够“群居而和一”。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恰恰就在于社会的每个成员做符合自己名分的事情。这也就是荀子反复强调“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不能“无分”的道理。其次,“乐合同”。乐所营造的是一种社会和谐的氛围,促进不同阶层的人们和睦相处。“夫乐(yuè)者,乐(lè)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乐,是人的喜悦、快乐情感的的反映。所以,它也是人性的客观需要。同样,通过乐,可以陶治人的情操,可以培养人的善心,可以“移风易俗”,使上下“和敬”,家庭“和新”。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10
2013-07-14 00:07:52
还没有读哦。总是在各种典籍里,看到荀子这个人,应该了解一下。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25
2013-07-13 21:49:29
幫朋友買的,沒有投訴,應該是挺好的。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28
2013-07-11 18:57:18
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4-10
2013-07-09 16:54:31
送人用的 挺好 送货速度超快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02
2013-07-09 11:09:30
中华文化精粹,大学特学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4-28
2013-07-08 21:24:42
看完《荀子》一书,回想书中他的那些言论与思想,不禁让我感叹不已。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家,同时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述充满了哲理与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同时他还系统地论证了“人性恶”的理论,与儒家的天赋性善是相反的,而人之后能,完全是因后天学习改造的结果,也以此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性恶论”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同时在政治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有严明的律令来约束人民,应依法治来治国;另一方面他也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君为舟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此劝告君主应爱惜人民,只有爱民才可使国家存在,否则,是自取灭亡。荀子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却被传统的封建思想所束缚,也用等级观念来阐释民服于君的理由。但无可否认,荀子的大多数思想与主张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的。 在《劝学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在这里荀子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其后又用青出于蓝胜于蓝与冰出于水而寒于水的例子来鼓励我们学习。最后还用天生直立的木材在后天经木匠的制作,可以作为圆,制成车轮。之后无论怎么曝晒也无法回复原状了,以此论证人的先天资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后天的经历中是怎么去做的。在此我们在学习上时常是遇难则止,微懂则过,这样又怎么会有所成就呢!看到那些身边的人有所成就之时总是羡慕他们,但拿自己与之相比时,又总以别人的天资比自己好作为理由搪塞自己。却不知道其实别人能有所成就并非资质天生就好,而是在后天的努力学习呀。木材由直变曲才可做车轮,金属矿经过炼化打造磨练才可炼出宝剑,难道只因它们天生就是如此的吗?其实都是因它们后天的际遇不同而已。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这荀子又进一步对学习要坚持作出了深入的论证。先以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来劝诫我们要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随后又以千里马与驽马本身资质的不同来做对比,论证出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最后对半途而废的人与坚持不懈的人作出不同的比喻并评价。其实人的资质固然有高有低,但是资质高的若在后天不去学习,也犹如王安石所说的神童仲永一样,变作普通人。资质低的若能在后天努力学习,那么也会变高,就像苏秦从一个曾让妻嫂看不起,父母不认的人到最后荣极一时的连纵家一样,靠的就是他以锥刺股来使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呀。当我们看到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木雕、石刻字时,它们都是经过一刀刀的累积而成的,绝不是一日就可达到的!所以每个有辉煌成就的人,他们亦是靠平日里一点一滴地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如此的。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28
2013-07-05 23:48:33
诸子百家的思想,没事喜欢翻一下。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