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
TOP2
TOP3
TOP4
jd_s0a048s8g0z6ov
物流很快,一天就到了,快递也没有破,纸质也很好,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手这套史学巨著的,没想到买来之后就看上了瘾,它完全打破了我以前对古文的刻板印象——晦涩难懂。这一套编写完整的史学著作,对于我们非语文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起来的障碍都都不大,因为它的全文注释、生僻字解析和通假字的注释,这些都使得史记读起来特别有意义。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想现在的我们阅读这本古籍,也是想像太史公一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吧。另外,这套书的编排和印刷都十分可取,阅读体验很不错。这本书从2016年出版以来至今已经进行了十几次的印刷,相信读者的拥有这就是对这套书最大的肯定。
...详情>
TOP5
jd_s0a048s8g0z6ov
物流很快,一天就到了,快递也没有破,纸质也很好,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手这套史学巨著的,没想到买来之后就看上了瘾,它完全打破了我以前对古文的刻板印象——晦涩难懂。这一套编写完整的史学著作,对于我们非语文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起来的障碍都都不大,因为它的全文注释、生僻字解析和通假字的注释,这些都使得史记读起来特别有意义。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想现在的我们阅读这本古籍,也是想像太史公一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吧。另外,这套书的编排和印刷都十分可取,阅读体验很不错。这本书从2016年出版以来至今已经进行了十几次的印刷,相信读者的拥有这就是对这套书最大的肯定。
...详情>
TOP6
u_4oaqwyxlfbh4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把历代问世的茶书按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阶段,给予全文登录,并作了详细的校对和注释。全书共收录历代茶书近120种(包括辑佚),是迄今为止对中国茶书遗产所作的最完备的清查、鉴别、收录和校注。极大地方便了今后研究茶史、茶文化者的检阅使用。
凡例
序
唐及五代茶书
茶经 陆羽
煎茶水记 张又新
十六汤品 苏虞
茶酒论 王敷
顾渚山记 陆羽
水品 陆羽
茶述 裴汶
采茶录 温庭筠
茶谱 毛文锡
宋、元代茶书
茗藓录 陶毂
述煮茶泉品 叶清臣
大明水记 欧阳修
茶录 蔡襄
东溪试茶录 宋子安
品茶要录 黄儒
本朝茶法 沈括
斗茶记 唐庚
大观茶论 赵佶
茶录 曾健
宣和北苑贡茶 录熊 蕃熊克
北苑别录 赵汝砺
邛州先茶记 魏了翁
茶具图赞 审安老人
煮茶梦记 杨维桢
北苑茶录 丁谓
补茶经 周绛
北苑拾遗 刘异
茶论 沈括
龙焙美成茶录 范逵
论茶 谢宗
茶苑总录 曾伉
茹芝续茶谱 桑庄
建茶论 罗大经
北苑杂述 佚名
明代茶书
茶谱 朱权
茶谱 顾元庆 钱椿年
水辨 真清
茶经外集 真清
煮泉小品 田艺蘅
水品 徐献忠
茶寮记 陆树声
茶经外集 孙大绶
茶谱外集 孙大绶
煎茶七类 徐渭
茶笺 屠隆
茶笺 高濂
茶考 陈师
茶录 张源
茶集 胡文焕
茶经 张谦德
茶疏 许次纾
茶话 陈继儒
茶乘 高元溶
茶录 程用宾
茶录 冯时可
罗蚧茶记 熊明遇
茶解 罗廪
蔡瑞明别纪·茶癖 徐坳
茗笈 屠本唆
茶董 夏树芳
茶董补 陈继儒
蒙史 龙膺
茗谭 徐煳
茶集 喻政
茶书 喻政
茶笺 闻龙
茶略 顾起元
茶说 黄龙德
品茶要录补 程百二
茗史 万邦宁
竹懒茶衡 李日华
运泉约 李日华
茶谱 曹学俭
蚧茶笺 冯可宾
茶谱 朱裙槟
品茶八要 华淑张玮
阳羡茗壶系 周高起
洞山蚧茶系 周高起
茶酒争奇 邓志谟
明抄茶水诗文 醉茶消客
蚧茶别论 周庆叔
茶薮 朱日藩盛时泰
蚧茶疏 佚名
茶史 佚名
茶说 邢士襄
茶考 徐煳
茗说 吴从先
六茶纪事 王毗
清代茶书
茗笈 《六合县志》辑录
虎丘茶经注补 陈鉴
茶史 刘源长
蚧茶汇钞 冒襄
茶史补 余怀
茶苑 黄履道(明) 佚名(清)
茶社便览 程作舟
续茶经 陆廷灿
煎茶诀 叶隽
湘皋茶说 顾蘅
阳羡名陶录 吴骞
阳羡名陶录摘抄 翁同稣
阳羡名陶续录 吴骞
茶谱 朱濂
枕山楼茶略 陈元辅
茶务佥载 胡秉枢
茶史 佚名
整饬皖茶文牍 程雨亭
茶说 震钧
红茶制法说略 康特璋 王实父
印锡种茶制茶考察封侵告 郑世璜
种茶良法 高葆真(英) 曹曾涵
龙井访茶记 程洧
松寮茗政 卜万祺
茶说 王梓
茶说 王复礼
附录
中国古代茶书逸书遗目
主要参考书目
...详情>
TOP7
TOP8
RainyDay1994
孔子被誉“圣人”,也的确是有道理的,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其弟子整理编辑孔子的言论,便成了“半部可治天下”的《论语》。五千年来,多少丞相、帝王研习《论语》,想以此治国至千秋万代,并使其成为数千万欲球功名、衣锦还乡的考生的必考科目,成为了近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础。
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那断不是夸张,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我,除了在政治课上学过的以德治国和不具现实意义的恢复周礼外,实在读不出一点治国之道来。不过作为一个正生活着,正在书写自己人生的我来说,这《论语》,我到觉得,也可以概括人的一生。
少年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其实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大都是个白白胖胖的身子,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一副忍人疼爱的表情,都是爸爸妈妈掌上的心肝宝贝。
再长大一点,都是一样玩劣的性子,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就用彩笔画满了一墙壁的图画,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了,就一溜烟跑出门和小伙伴玩得满身是泥的回家。看见爸妈怒发冲冠的生气表情,那时侯早就学会了“见风使舵”,跑到爷爷奶奶的背后躲起来。
怪不得大人们说:“现在的小孩子,都一样,鬼着呢!”
怪不得孔子他老人家说:“性相近也。”
“习”是后天的,是在开始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相远”的。于是,每个人便有了不同的性格特点。
青年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我对这句话的感触颇深,第一次看到,便觉得:孔夫子,圣人啊!您说的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一大帮人整天呆在一起,的确,早上7:00就进了教室,与高二(1)班的44个同学共同呼吸同一份氧气,到晚上9:20,离开校园,14个小时。谈的没一点正经事,只喜欢卖弄小聪明,那更对了,上课在老师严厉的目光下,是断不敢讲上只言片语,只有下课,那才是每个人三寸不烂之舌的练兵之时,不过肯定不能如孔子希望的那样,君子来君子去。只有朋友间的斗斗嘴,偶偶对教育体系发发牢骚。不过既然孔老师感叹了:“难矣哉”。我们也愿听从夫子的教诲。
于是孔子又说:“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话,正是符合我们努力的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们现在的学习,语数英,化物生,历地政,对着做不完的作业,大叹一声,也只能继续英勇无谓地投入到作业的海洋中。每天两点一线,家——学校,学校——家,没有抱怨,因为这已经成了习惯。这养了12年的习惯,只为了2天的生死一搏。可是,老师又说了:“你们要先学会做人。”于是我们开始学习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校规,执守道德,读不少的课外书,读《青年文摘》,只希望自己可以再懂事些,在思想上再成熟些,可以诚实守信,待人友好,变得更加完美,追求正道。
这样渴望成长的我们,在几年以后,便是三、四十岁的社会主力军,在职场上雷厉风行。
中年
到了三、四十岁,孔子那:“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怎么也不适合的。社会竞争何等的激烈,若如此淡然处世,怕是有一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居住环境也没了。“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所以三、四十岁的人,必要像子路那样有“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勇气和冲动,敢有新的创意,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又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善于动用自己三、四十年来的所学和经验,遇事仔细思考,善于谋划,步步布局。职场如战场,只有勇于军事谋划,又英勇无畏的战士,才是胜者。
老年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一直觉得,这里的知者和仁者,只有老人能当之无愧。杨绛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是,在这世上,最富人生阅历的便是这些老者。他们不必追求功名,有一份更恬静更安宁的心,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回忆,去思考人生。这样的老者,就如河流,从高原一路奔腾而来,看遍了沿途的风景,在入海口,却变得温和,缓慢,耐着性子,按着自己的步伐,慢慢入海,像是对一路前来的反思。
这样的老者,就如高山,绝无小孩子的调皮,又无须像青年那样奋斗,也不用似中年那样勇而有谋。他的笑容,不会无忧无虑,不会笑里藏刀,只像是山的姿态,沉稳,内敛,却又居高临下,洞悉一切。
最后,若用一句话总结概括,便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详情>
TO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