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

Su_zm
余购物已有数年,遍历各电商大战,然独爱京东自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余电商,或@货横行,或物流巨慢,或价格欺诈,或服务不周,或经年倒闭,纵惨淡经营,不及京东十一。京东美名,巷陌皆知,下至婴孩,上至耋耄,多能道者,夐古至今,虽巨贾如范蠡、子贡、白圭、不韦之徒,亦不能豫其流也!实乃惊天地、泣鬼神!美名在前,实不可抑制内心之激动,登录页面,乍看之下,亦无出奇之处,待见首页之促销,版面之活动,顿感电闪雷鸣,飞沙走石,羽化飞升,如入仙境,玉帝惊呆,嫦娥吓尿,太白委顿在地,如来赶紧念佛,皆赞叹页面之美,力度之大,价格之低。遂毫不犹豫,须臾之间下单无数;下单之后,次日到货,京东小哥,脚踩祥云,御风而来,余以欢娱之心、轻快之身迎之,小哥之交托,如革命战旗在手,责任泰山之重,更不忘小哥敦敦教诲,轻拿轻放,置诸书台,以刀释带,顿感金光乍现,天旋地转,冲破云霄,久久不去。如此宝物,不敢轻渎,乃遍邀好友,共赏此宝,或赞,或惊,或叹,更有晕厥猝死之徒,实天生此宝,百年千里不得见也!太史公闻之,觉天地之间,奇事趣闻,只传今世,实为可惜,遂萌生史著青竹之念,以为后世传颂,今读巨著,实乃京东之功!
...详情>



TOP2
TOP3
TOP4

b***k
正如作者所说,“产品经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要成长,光靠学习一些知识、技能已经不够,必须通过经典案例来学习”。本书里面的几十个案例,上百个坑,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养分(一些坑已经掉进去过了- -)。对丰富并建立自己的产品视野和方法论,有很大帮助。
下面是整理的44个产品案例。
商品
1. 购买流程:入口->导购->决策->交易。
2. 分类:商品量少的时候ok. 商品越来越多,类目树越来越深,买家越来越难找到,并且交叉和重合不可避免。
3. 属性:比分类更灵活。
4. 属性值维护:如何解决混乱的问题?
5. 类目属性调整:导致变化的问题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怎样做的更好?
导购
6. 淘宝首页:不同时间,不同用户,不同需求。以公司为中心 vs 以用户为中心。
7. 导购:供求关系。
8. B2C vs C2C:质量 vs 便宜, 佣金 vs 广告。C2B.
9. 前后台类目拆分:一切为了用户。
10. SPU/SKU/商品:商品管理。
搜索
11. 通用搜索->淘宝搜索:平衡。
12. 排序:效率 vs 公平,买家 vs 卖家。下架时间、橱窗推荐、人气排序。马太效应,覆盖率。
13. 阿基米德:优化改动 vs 稳定生存。规则公开透明。生态系统。
14. 技术驱动->业务驱动:性能 vs 需求,局部利益 vs 整体利益,短期利益 vs 长期利益。
15. 导航: 皮子 vs 里子。
16. 作弊:本质原因是什么?其实是整个环境决定。处罚 vs 疏导。
17. 一站式:SPU
18. 精细化与个性化。
电商
19. 招财进宝:如何赚钱?
20. 电商类型:参与商业轻重程度。
21. 淘宝团购:模式、时机、营销。
22. 聚划算:快速学习,拥抱变化。
23. C2B与预售
24. 数据产品
下单
25. 支付宝:交易担保。业务拆分。
26. 购物车:促销和运费模版。
27. 商户平台:第一代营销工具
28. 营销平台:如何解决多样化、个性化、长尾的需求。
29. 我的淘宝?
交易
30. 减库存:亲买家 vs 亲卖家
31. 虚拟交易:直充。
32. “拍卖”和“秒杀”:正面&负面作用。
33. 卖家拒卖:生态系统的健康。信任。
34. 交易平台化:拆分拆分再拆分。
付款后
35. 货:包邮、货到付款、运费险、退货、换货、物流。
36. 售后保障:平台的劣势。
37:评价系统:不断进化。
38. 刷评论:信息对称。
39. 申诉:探针。
旺旺
40. 贸易通与淘宝旺旺:用户习惯。精准定位。
41. 阿里旺旺分分合合:适应变化。
42. anti-spam: 拆分问题,各个击破。
43. 规划 vs 顺势而为:SaaS, SNS. 自身特色。“用户,场景,需求”。
44. 移动&无线
产品案例故事到此结束。最后一章,作者了聊回了“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练级攻略,以及产品前辈的分享……过完上面40多个案例,回想对比一下自己经历过的案例,看看前辈们对“产品经理”的总结与期望,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
摘抄了一些我觉得不错的地方:
商品管理的本质是分类,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匹配供求关系。
解决问题,或者说满足需求,通常有三种方法——提高现实、降低期望、转移需求。而最常用的“开发产品”只是第一种,也是最费劲的一种方法。
一个产品没法很好地满足两个截然不同的用户群体,怎么办?很简单的逻辑,把这个产品拆分成两个产品,一个满足买家,一个满足卖家。
...详情>

solar-sunng
正如作者所说,“产品经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要成长,光靠学习一些知识、技能已经不够,必须通过经典案例来学习”。本书里面的几十个案例,上百个坑,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养分(一些坑已经掉进去过了- -)。对丰富并建立自己的产品视野和方法论,有很大帮助。
下面是整理的44个产品案例。
商品
1. 购买流程:入口->导购->决策->交易。
2. 分类:商品量少的时候ok. 商品越来越多,类目树越来越深,买家越来越难找到,并且交叉和重合不可避免。
3. 属性:比分类更灵活。
4. 属性值维护:如何解决混乱的问题?
5. 类目属性调整:导致变化的问题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怎样做的更好?
导购
6. 淘宝首页:不同时间,不同用户,不同需求。以公司为中心 vs 以用户为中心。
7. 导购:供求关系。
8. B2C vs C2C:质量 vs 便宜, 佣金 vs 广告。C2B.
9. 前后台类目拆分:一切为了用户。
10. SPU/SKU/商品:商品管理。
搜索
11. 通用搜索->淘宝搜索:平衡。
12. 排序:效率 vs 公平,买家 vs 卖家。下架时间、橱窗推荐、人气排序。马太效应,覆盖率。
13. 阿基米德:优化改动 vs 稳定生存。规则公开透明。生态系统。
14. 技术驱动->业务驱动:性能 vs 需求,局部利益 vs 整体利益,短期利益 vs 长期利益。
15. 导航: 皮子 vs 里子。
16. 作弊:本质原因是什么?其实是整个环境决定。处罚 vs 疏导。
17. 一站式:SPU
18. 精细化与个性化。
电商
19. 招财进宝:如何赚钱?
20. 电商类型:参与商业轻重程度。
21. 淘宝团购:模式、时机、营销。
22. 聚划算:快速学习,拥抱变化。
23. C2B与预售
24. 数据产品
下单
25. 支付宝:交易担保。业务拆分。
26. 购物车:促销和运费模版。
27. 商户平台:第一代营销工具
28. 营销平台:如何解决多样化、个性化、长尾的需求。
29. 我的淘宝?
交易
30. 减库存:亲买家 vs 亲卖家
31. 虚拟交易:直充。
32. “拍卖”和“秒杀”:正面&负面作用。
33. 卖家拒卖:生态系统的健康。信任。
34. 交易平台化:拆分拆分再拆分。
付款后
35. 货:包邮、货到付款、运费险、退货、换货、物流。
36. 售后保障:平台的劣势。
37:评价系统:不断进化。
38. 刷评论:信息对称。
39. 申诉:探针。
旺旺
40. 贸易通与淘宝旺旺:用户习惯。精准定位。
41. 阿里旺旺分分合合:适应变化。
42. anti-spam: 拆分问题,各个击破。
43. 规划 vs 顺势而为:SaaS, SNS. 自身特色。“用户,场景,需求”。
44. 移动&无线
产品案例故事到此结束。最后一章,作者了聊回了“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练级攻略,以及产品前辈的分享……过完上面40多个案例,回想对比一下自己经历过的案例,看看前辈们对“产品经理”的总结与期望,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
摘抄了一些我觉得不错的地方:
商品管理的本质是分类,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匹配供求关系。
解决问题,或者说满足需求,通常有三种方法——提高现实、降低期望、转移需求。而最常用的“开发产品”只是第一种,也是最费劲的一种方法。
一个产品没法很好地满足两个截然不同的用户群体,怎么办?很简单的逻辑,把这个产品拆分成两个产品,一个满足买家,一个满足卖家。
搜索哲学:利益平衡;心态修炼;事物的发展规律。
做了两三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就不再仅仅是做产品功能了,还必须考虑商业模式,运营策略等。
做不做一个功能,除了要考虑这个功能所需花费的资源,还需要考虑到可能激发出来的需求。很多情况下,你发现自己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必须投进去的资源只能不停地增加,骑虎难下。
...详情>
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