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
o***o
在人们心底,永远流淌着纯真爱情的诗篇,国内商业图书的畅销榜,长期被国外作者所占据,从《影响力》到《长尾战略》,从《蓝海战略》到《Facebook效应》,无一例外。国内作者,很少敢挑战这一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读者的原因,更主要还是作者的因素。读者喜欢购买、阅读登上过国外排行榜的商业管理类图书,似乎靠一本书就能给自己答疑解惑。于是,各类商业和管理类图书,不断登上国内图书的畅销榜。这些图书,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对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相比而言,国内的商业作家,除了写各种成功和失败的故事以及商业人物的图书能引起一些波澜,纯商业理论方面的著作,鲜有大受欢迎的。很多作家写的书,甚至没有机会出版。 《平台战略》一书,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首先,概念通俗易懂,提炼的观点有直接指导意义。作者敢于挑战商业写作的难点,已是难能可贵。其次,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多个具有一定创意的商业概念,比如本书的核心“平台生态圈”的概念,“利润池之战”、“机制设计”、“突破引爆点”。这些创新概念,从图书目录就能窥其一斑。 谈及平台战略,可以拿新浪微博来做例子,实际上,新浪自新闻平台开始,直至现在新浪微博平台的整体发展,一定程度上都是平台战略推动的。新浪所取得的成就甚至说有一些遗憾,也都和平台战略有丝丝联系。做平台战略,是很多互联网人士的梦想。可以说,从互联网巨头,到小型创业企业,都有这样的梦想,或者是野心。在国外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战略,国内互联网从业者,看到、理解并吸收得非常快。亚马逊、Facebook等的巨大成功,让互联网成为最易达到平台顶端的领域。产业链的统合,因为互联网和平台战略,让胜出者越发容易控制产业收益、激发网络效应、突破引爆点并最终实现“赢家通吃”。 未来商业模式的竞争,主要是平台的竞争。中国互联网平台战略的启动,借由对用户利益的分配机制的探索,慢慢找到了开启的钥匙。目前来看,在国内互联网企业各自圈地的大背景下,各家企业的竞争看似渐趋稳定,甚至毫不相干,收获着自己的独特用户,维护着各自的利润。但因为平台战略的推动,很多相安无事的同业对手,可能一夜之间便成为主要竞争对手,甚至不得不在市场上激烈厮杀。这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那么,平台企业到底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新进入的对手,或固有的老对手应如何实现企业市场内的你我攻防?或者领先者如何巩固“赢家通吃”的状况?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从业者认真思考。本书提供了一些思考的方法,给出了部分答案或看法。作者毕业于美国名校,又在国内商学院任教,其独特的战略性思维对国内从业者,极具参考价值。 互联网为平台的概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让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规模席卷全球。新浪网的平台战略,或者说新浪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需要建立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理念。新浪从1999年开始实施新闻战略,到2009年确立微博平台战略,在中文互联网信息平台领域,已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微博就是符合平台战略的产品,随着其服务水平的提升,将建立起竞争壁垒。新浪微博的快速发展,就符合《平台战略》中提到的胜者的逻辑以及平台规模无限扩张等思想。虽然本书对微博平台的分析并不特别深入,但依然要推荐有志于开发微博平台的企业、合作方以及开发者,和新浪微博一起,以平台战略将其做大做强。不做平台者,在加深了对平台战略的理解后,也可以更好地在互联网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平台战略》是一本有中国特色,但却具有明显国际视野的管理类图书。这类图书的优劣,不取决于作者名气,更无关出版社商业操作,而在于作品能否给读者提供一份深入思考的引子。国内商业图书往往灌输多于引导,视阅读对象为嗷嗷待哺的婴儿,忽视其中应有的互动,结果导致图书速朽,难以承载更长久的精神使命。读者应该更好地与图书互动,真正理解平台战略。希望《平台战略》能为更多有志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和守业的管理者提供新的思路,找到下一波互联网革命浪潮的引爆点。 书摘: 小结:平台阶段转型 回到本节一开始提到的两个战略要素,哪一边该先获得最多的资源得以成长,对于在线视频平台而言,理所当然是“内容”;而在众多内容当中,哪个客户群该成为核心服务对象。我们看见,在线视频产业分为两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初始的5年为成长期,用户自创内容的战略为优酷、土豆打下了胜利的基础。而在下一个阶段,焦点已转向版权影视剧内容。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并未改变,跨边网络效应依然强大,然而战略核心从用户自创内容过渡到版权内容,其中最大差异在于同边网络效应将失去原来的势头。版权影视剧播出时,用户再度回到观众的角色,成为专业内容的接收者而非创造者。产业若持续演变,我们或许会看到在线视频出现比过去几年更加碎片化的竞争格局,优酷曾经实现的“赢家通吃”现象也可能逐步瓦解。若非因技术革新或其他原因(比如我们在下一章会讨论的生态圈覆盖策略)来改变本产业目前转换成本趋弱的现象,或是找到
2014-11-10 14:30
还可以输入200 提交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