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糕
楠***糕
波兰斯基的电影看过很多,比较而言更喜欢<苦月亮>和<死亡与少女>.看罗曼•波兰斯基的第一部电影是《苔丝》,那时候并不了解他,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冲着他的名气,只是特别喜欢女主角的扮演者娜斯塔西亚•金斯基。 《苔丝》一别多年,然后看了波兰斯基的《钢琴师》,感觉波兰斯基总是能毫不留情地将人性的恶与肮脏表现到极致,但在感到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感到这两部著名电影仅属于讲述故事的范畴,因此,在我眼里,尽管波兰斯基是享誉世界的导演,但也仅仅是个著名导演而已,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这类高手世界上有很多,我们国家也有许多,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只是他们著名的程度与范围均没有波兰斯基广阔,而且他们迥异于波兰斯基的是他们除了著名,还更擅长拍摄豪华垃圾。在看了几部波兰斯基的电影后,我发现波兰斯基是电影界几乎凤毛麟角的思想家,在他的电影里,存在主义的痕迹非常浓。他的这类电影,没有什么大场面,没有复杂的故事,人物也不多,就象普通的日常生活一样,娓娓道来,娓娓展示,有时甚至会给人以单调的感觉,却能牢牢地牵着观众的眼球,并使观众如同饥饿的馋鬼一样恨不能立马将故事一下子穷尽。 比如《魔鬼圣婴》、《苦月亮》、《怪房客》等,特别是《怪房客》,这部电影简直是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图象版,确切地说应该是《变形记》前传的图象版,因为尽管故事毫无共同之处,但思想却异曲同工,如果《变形记》讲述了社会使人异化后的结果,那么《怪房客》则讲述了使人异化的原因,如果将《怪房客》与《变形记》连接着看,一定能有所收获,而且更能领会存在主义的精髓。波兰斯基这类思想深邃的电影,里面的人物大多使人感到有某种心理障碍,或者是变态,其实,一个正常的人如果处于一种荒谬而荒诞的境地,他绝对难免心理障碍甚至变态,所谓在一个变态的社会里,如果不变态才是变态,波兰斯基的这类人物已经超越了单个的个体,而是作为一种群体,一种人的象征——渴望正常生存的人的象征。而且,这类电影使人感觉象在看心理悬疑片,波兰斯基非常有本事将极其平常的细节拍摄得令人紧张得无法透兰斯基的电影也是如此,在几乎是平铺直述的故事里,用一种紧张感、压迫感驱动着观众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他用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社会和人类,至于找到病状后如何下药,则是每一个观众个人的事情了。波兰斯基的这类思想性电影是需要用心看的,甚至需要多看几次才能领会其深邃与精髓,这对于喜欢看情节听故事的观众来说可能是乏味的,毕竟,电影是一种娱乐手段,没必要在娱乐的同时也将自己搞得复杂而疲惫,然,罗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也是波兰斯基仍有市场的原因吧? .
2013-07-02 20:39
还可以输入200 提交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