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信息

评价得分:
(分)
评论数:0
购买日期
2014-12-25
2015-01-04 11:51:58
这本书出了点小问题,破损,申请换货中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4-04-24
2014-05-16 09:00:03
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 1964-)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与超弦理论家,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科普明星。因其渊博的知识和迷人的风范,他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并参演了多部与科学相关的影视剧。格林在科普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向公众通俗地讲解了超弦理论。1999年,他出版了介绍弦论的通俗读物《宇宙的琴弦》。该书全球销量达100多万册,曾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并入围普利策奖的最终评选,2000年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根据该书制作的科学纪录片曾三次获得艾美奖提名,最终获得皮博迪奖。2008年,他和妻子特蕾西·戴在纽约发起创办了世界科学节;2011年,他出演了《生活大爆炸》第20集,在剧中向一组人讲解新书《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该书出版后连续数月占据***同类图书排行榜首位。 译者简介 李剑龙:2012年获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科学松鼠会成员,“菠萝科学奖”策划人。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各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作品曾收入《冷浪漫》、《十万个为什么》第6版。译有《宇宙之书》,创作动画《谁加速了我们的宇宙》。 权伟龙: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内容涉及薄膜生长、超润滑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多个领域。 田苗:2009年获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拓扑场论、规范场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 1964-)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与超弦理论家,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科普明星。因其渊博的知识和迷人的风范,他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并参演了多部与科学相关的影视剧。格林在科普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向公众通俗地讲解了超弦理论。1999年,他出版了介绍弦论的通俗读物《宇宙的琴弦》。该书全球销量达100多万册,曾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并入围普利策奖的最终评选,2000年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根据该书制作的科学纪录片曾三次获得艾美奖提名,最终获得皮博迪奖。2008年,他和妻子特蕾西·戴在纽约发起创办了世界科学节;2011年,他出演了《生活大爆炸》第20集,在剧中向一组人讲解新书《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该书出版后连续数月占据***同类图书排行榜首位。 译者简介 李剑龙:2012年获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科学松鼠会成员,“菠萝科学奖”策划人。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各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作品曾收入《冷浪漫》、《十万个为什么》第6版。译有《宇宙之书》,创作动画《谁加速了我们的宇宙》。 权伟龙: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内容涉及薄膜生长、超润滑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多个领域。 田苗:2009年获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拓扑场论、规范场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 1964-)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与超弦理论家,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科普明星。因其渊博的知识和迷人的风范,他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并参演了多部与科学相关的影视剧。格林在科普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向公众通俗地讲解了超弦理论。1999年,他出版了介绍弦论的通俗读物《宇宙的琴弦》。该书全球销量达100多万册,曾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并入围普利策奖的最终评选,2000年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根据该书制作的科学纪录片曾三次获得艾美奖提名,最终获得皮博迪奖。2008年,他和妻子特蕾西·戴在纽约发起创办了世界科学节;2011年,他出演了《生活大爆炸》第20集,在剧中向一组人讲解新书《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该书出版后连续数月占据***同类图书排行榜首位。 译者简介 李剑龙:2012年获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科学松鼠会成员,“菠萝科学奖”策划人。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各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作品曾收入《冷浪漫》、《十万个为什么》第6版。译有《宇宙之书》,创作动画《谁加速了我们的宇宙》。 权伟龙: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内容涉及薄膜生长、超润滑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多个领域。 田苗:2009年获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拓扑场论、规范场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4-04-23
2014-04-28 14:30:27
平行宇宙这个名词是由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发明的。平行宇宙经常被用以说明:一个事件不同的过程或一个不同的决定的后续发展是存在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这个理论也常被用于解释其他的一些诡论,像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些诡论,像“一颗球落入时光隧道,回到过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无法进入时光隧道”,解决此诡论除了假设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以外,另外也可以以平行宇宙做解释,根据平行宇宙理论的解释:这颗球撞上自己和没有撞上自己是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2]最早提出195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休•埃弗莱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最早提出多世界理论,他假设所有孤立系统的演化都遵循薛定谔方程,波函数不会崩坍,而量子的测量却只能得到一种结果,也就是说,处于叠加态。埃弗莱特认为测量仪器与被测系统的状态之间有某种关联,称之为相对态(relative state)。埃弗莱特语出惊人的表示,测量带来的不是坍缩,而是分裂(Splitting)的宇宙。宇宙诞生以来,已经进行过无数次这样的分裂。惠勒意识到“分裂”这个用词的不妥,易产生误导,他在论文的空白里写道:“分裂?最好换个词。”对此物理学界的反应是异常的冷淡,1959年埃弗莱特飞去哥本哈根见到玻尔,尼尔斯•玻尔则不作任何评论。诞生宇宙是从一个奇点(质量极大)不断膨胀到达极限后又重新收缩为一个奇点或者撕裂成多个宇宙的过程。宇宙在极限膨胀的过程中也有可能撕裂为多个宇宙,中间间隔有无物质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万事万物最初是这样一个质量极大极大的奇点,通过膨胀不断的撕裂成无数个平行宇宙,在某一天的某一刻,就诞生我们存在的这样一个宇宙。2分类编辑在2003年的科学人杂志里,有一篇由美国宇宙学家Max Tegmark写的关于平行宇宙的专文,在文中他将平行宇宙分成四类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8-26
2014-02-10 13:01:37
算是一套比较容易理解的科普读物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9-11
2013-09-21 09:59:46
这样的书,我觉得在国外应该是彩页的。这个印刷很一般,很多图示因为是黑白色的,根本看不清,把一个很科普的书印成教材一样的无聊了。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1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