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信息

购买日期
2013-05-10
2013-09-17 14:23:46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9-15
2013-09-16 21:27:16
大陆50多年来《荀子》的文献考释研究专著大致有3种:一是版本学研究之作,二是读书箚记之作,三是语言学研究之作。      大陆50多年来《荀子》版本学研究最有名的当属高正。其代表作是《〈荀子〉版本源流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该书是全面调查研究《荀子》版本问题的一项重要成果。作者将《荀子》52种重要版本逐一考核校勘,详加分析比较,归纳为18个系统,指出每一系统的特征,探索其渊流及递变过程,考订其刊刻年代,评论其得失。所涉及的不同版本凡100多种。力求根据详实材料做出判断,遇有文献无征或材料不足的情况,则采取阙疑态度,表现出谨严的学风。又列有《〈荀子〉版本源流示意图》,表明各重要版本的纵向和横向关系,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附录的《〈荀子〉宋椠善本重要异文校勘记》,实即《荀子》善本异文集校,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说参楼宇烈《〈荀子〉版本源流考·序》)。该书指出:《荀子》之校勘,宜取《古逸丛书》影刻南宋台州本为底本,而以南宋浙北刻本、南宋刊删“纂图互注”巾箱本、南宋刘旦校刻纂图分门类题注巾箱本及南宋坊刻元明递修本为主要参校本。得此五本,有校勘价值之《荀子》异文资料,则已略近完备,其余诸本文字,纵偶有可取者,亦甚寡矣(《〈荀子〉版本源流考》,第85页)。这一意见,是作者以归纳法得出的经验之谈,应该重视。      不过,校勘《荀子》,到底以何为底本为嘉?尚有争议。《古逸丛书》影刻南宋台州本与南宋浙北刻本相近,异文较少。因此,选择底本当不出《古逸丛书》影刻南宋台州本与南宋浙北刻本之间。高正意见是取影刻南宋台州本,因为其“为熙宁监本系统中现存之唯一既接近祖本原貌,又完整无缺之版本。加之刻工精致,字体美观大方,误文较少,故虽为清末之影刻,其版本价值仍颇高”,而南宋浙北刻本“为熙宁监本之翻刻,详考之,其所据底本似有缺页,而以纂图互注系统本之文补之”,“二本差异之处,难断孰近于熙宁监本原貌,论可靠程度似台州本稍高”(《〈荀子〉版本源流考》,第12、16页)。王天海也认为:浙北刻本“共抄补十二页半,尚缺二页未补,亦有多处因书页残破而微描字划者,故其校勘价值已逊于《古逸丛书》影刻宋台本”(上引王天海文)。但同为《荀子》校勘专家的张觉却认为:《古逸丛书》本“已为宋台州本之影摹本之仿刻本,乃清刻本而非宋刻本”,而南宋浙北刻本“乃今存《荀子》刻本之最古者,甚为可贵”,“此本又乃谢墉本之所自出而为《集解》正文之远源也,故更足以校正谢墉本及《集解》之误”(《荀子译注·附录》,第692页)。笔者认为张觉的意见有道理。从文字来看,浙北本的错误更少。其残缺部分可据《古逸丛书》本补足。因此,校勘《荀子》,以浙北本为底本当更嘉。      该书用简化字,别的地方问题尚不大。但在附录的《〈荀子〉宋椠善本重要异文校勘记》中,则给人一种不放心之感。“锺”、“钟”之别作者虽然注意到了,没有用简体字;但“埶”与“势”,则看起来别扭。当然,作者也是出于无奈。      骆瑞鹤的《荀子补正》(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是一部类似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杂志》的著作。该书对《荀子》32篇及其各家之说进行补正校释,共有箚记285条。其体例为:先以大字顶格列出正文,再另起一行低一格列出所补正的各家之说,然后另起一行以“按”出以己见。如无各家之说,则在正文后直接出以己见。其融辨析字形、订正音读、说解意义为一体,无论是纠正前贤时人的讹误,还是出以新说,都是专攻难点,专打硬仗。其基本准则有三:一是看是否符合校勘学、训诂学规范,二是看是否符合原文原义,三是看是否符合史实。可以说箚记285条,条条都是心得,都是反复斟酌之作。堪称大陆50多年来《荀子》考释订正的标志性成果。当然,此书也有一些可讨论之处。王天海指出了几条,大都言之成理,可以参考。    == 以上来自db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9-04
2013-09-16 00:55:04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猗氏(今运城临猗)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称孙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并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27
2013-09-14 14:34:40
不错,很好,待细读。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9-13
2013-09-14 13:09:36
非常好的书,儿子需要的。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8-23
2013-09-14 11:41:58
中华经典名著三全本系列:荀子价格好,书不错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21
2013-09-09 10:19:23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与孔孟比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详情参考易中天教授《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主要观点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8-16
2013-09-07 12:17:21
中华书局的书一直不错。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9-02
2013-09-04 00:02:38
想看看这书,感觉应该会不错的,希望有收获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3-07
2013-09-03 19:16:53
译注一般,不算好,也不算差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5-22
2013-08-30 12:35:46
上学的时候就最喜欢荀子,现在更是专门买了一本他的书,挺好的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21
2013-08-29 09:57:45
好 支持京东卖书 价格不错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8-07
2013-08-29 09:51:26
买的整个系列~~~~~~~~~~~鬼谷最喜欢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8-05
2013-08-24 09:58:43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同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7-04
2013-08-23 22:56:21
非常好的经典图书,用来学习的哦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8-21
2013-08-23 06:29:46
荀子出好多经典啊,认真学习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3-01
2013-08-20 20:02:10
这本书的内容还可以,值得推荐。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3-01
2013-08-19 13:00:46
学了一篇《劝学》 好书 得花时间看看 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文中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环境对教育的影响。荀子极为重视学习的道德实践意义,以&"礼&"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以&"亲师&"和&"隆礼&"作为学习的最好途径,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文章语言精练,薯角譬喻,大量运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句法骈俪,铿锵优美,警句连篇不公具有启迪意义,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为后世广泛传诵。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邕,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靛青是从蓼蓝中**出来的,但比蓼蓝还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得合于绳墨,将它烘烤弯曲做成车轮,其曲度合于圆规的要求,即使再经过火烤暴晒,也不能伸直了,这是因为烘烤弯曲使它这样啊。所以木材打上墨线加工后才能变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才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而又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那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也没有过错了。所以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07
2013-08-16 20:53:25
下期再来买,非常实惠。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购买日期
2013-06-18
2013-08-08 13:36:46
先屯着,看了再来评。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回复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