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
为***人
PLUS会员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关于文学自觉和士人的觉醒,关于这个问题的种种探讨,不管是汉末还是魏晋,不能具体到那一个阶段,但是从汉末《古诗十九首》开始到后来魏晋南北朝的时期,中国士人显示出不一样的面貌,具体的变迁在本书中具体有阐释,还是不错的,对于思想的变迁。 序李昌集 导论“文学自觉”问题与汉末魏晋文学的变迁 引子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叶“文学自觉”说述论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下叶“文学自觉”说述论 第三节 “文学自觉”说的再梳理及本书的思路 一、“文学自觉”说的再梳理 二、本书的思路 三、支撑文学现象的深层社会运动与文学变迁之关系 第一章 汉代的“文化格局”与“文人群落”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所反映的汉代“文化”格局与体系 一、“艺”与“艺文”:经学观念之“文” 二、诗赋:“人本”意识之“文” 第二节 汉代的“群落” 一、《史记》、《长汉书》的“儒林”类传:得到确认的文人群落 二、《史记》、《汉书》的“文学家”散传:未被确认的文人群落 小结 汉代群落与文化格局:魏晋文学变革之前提的确立 第二章 汉末曹魏文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系统的“对立”传统及其追求指向 一、诗赋:“”之事 二、问难大臣:文人在内、制衡中的作用 三、“尊官”:御用文人在文化精神、实际追求上向外廷系统的靠近 第二节 汉末“鸿都门学”的建立与文人的重组 一、“鸿都门学”的建立 二、文人群落的重组 第三节 曹魏上层文人的分化及其文化背景 一、曹氏与“鸿都门学” 二、曹魏帝王文人的建构 第四节 曹魏时期文学传播与文化知识结构的变迁 一、曹魏时期的文学传播情况 二、曹魏时期文学传播方式变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结构的历史变更 小结 “鸿都门学”及曹魏政治带动下的文人分化 附录 曹植所言“辞赋小道”辨 第三章 曹魏时期文学创作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对两漠上层文人诗歌状况的整体考察 第二节 曹魏的诗歌创作局面及其影响 第三节 曹魏文学内在品格的建构 一、文学中所反映的“经”、“文”两重性及其融合 二、文学创作实践:“建安风骨”精神内涵的形成 第四节 “文学自觉”局面的初显 一、人本精神在各文体的普及 二、“文事”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小结 文学创作的兴盛与普及:“文学自觉”局面的初显 附录 曹氏父子及其周围人诗歌情况一览表 第四章 两晋文学:文学表现模态的深入发展及其定型 第一节 西晋时期文学的雅化现象及其意义 第二节 玄言、山水、田园诗:文学内蕴的进一步扩大 一、玄言诗:文学反映主流思想所透露的“主”发展讯息 二、山水、田园诗:文学对“经学模式”的超越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变化:由价值论、作家论向文本论的转移 小结 文学基本表现模态的定型 附录 西晋文人诗歌情况一览表 第五章 两晋文人对“文学”的确认 第一节 文才:一种重要的社会认同标准 一、西晋时期人们对“文才”的认同 二、东晋时期人们对“文才”的认同 第二节 文学活动空间的扩大:文学创作向全社会推进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 两晋文学传播方式的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结构变革 小结 社会对文事、文才的确认及“经”、“文”并列文化格局的形成 附录 “八王”幕府佐僚“文学”背景述略 结语 “文学自觉”局面的形成及其标志 参考文献 后记
2013-06-17 11:38
还可以输入200 提交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