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
TOP2
TOP3

**_epKLFSfHoBPw
杨绛,钱锺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yángjiàng),原名杨季康,是杨荫杭之女,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市。擅长于翻译、文学著作、戏剧等。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1]一般来说,在公众场合,我们应该对杨绛尊称为杨绛先生而不是杨绛女士。注:称呼女性为先生是在五四以后,当时提倡男女平等,一些受人尊敬的优秀女性被尊称为“先生”。大家所熟知的革命志士秋瑾、&宋庆龄和大作家杨绛都被在公开或不公开的场合称呼为先生。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学系研究生,并此间认识钱锺书,二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结成夫妇。1935年--1938年与丈夫钱锺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1938年,杨绛随钱锺书带着一岁的女儿钱瑗回国。1942年,她业余学写的话剧《称心如意》上演,由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导演,演出很成功。一夜之间,杨季康女士变成了杨绛先生[2]。这年秋天,第二个喜剧《弄真成假》上演,也很成功。抗战胜利后,她改行做教师,不复写剧本,但是杨绛在上海戏剧界并没有销声匿迹。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孩提时代的杨绛研究所的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 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等;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我们仨》;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斐多》等,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中将书稿保护下来。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历经时间的洗礼,戏剧界还没忘掉当年上海的杨绛。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4级3班的同学,为了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选中了六十四年前杨绛处女作《称心如意》,于2007年6月1日至10日,在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演出。11月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滑稽剧团又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杨绛的《弄真成假》。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八十年代以后的杨绛,没有再将精力放在大作品上,而是偶尔的写写散文,杂文,回忆短文一类。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从大白话中显现出的智慧,至今还被喜爱她的读者津津乐道。90年代后因为丈夫钱锺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生病去世,杨绛基本停止了各种工作,隐入深居。一直到她92岁高龄时,才重新提笔,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用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锺书和钱媛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还回忆了很多当年他们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写于1984年的散文《老王》被选为高一语文教材(改版后为初二语文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3]“安徐堂”旧址成了杨绛故居,被列入市控制保护建筑单位。雷氏别业解放后成为上海外贸休养院,明间前亭廊、罗马式圆柱、老虎天窗、红瓦屋顶,都显示着民国西洋建筑的特色,90年代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

弈洛
送给外公的80大寿贺礼。
外公是名退休老教师,一辈子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书法,外公80大寿,思忖良久,不知道送什么给他老人家好,钱太俗,他本也不缺钱花;保健品太滥,而且外公一直坚持锻炼,这种东西他也不太喜欢;衣服鞋袜类的,也觉不妥;最后想起小时候在外公的书房翻他的书报看时的那种快乐和收获,就想送给外公几本合适的书籍,倒是极好的,于是便在网上查找合适的书,最好找到2本: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和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感觉应该是很适合的,便下了单。
收到后我简单翻阅了一下,挺适合外公他们这种老知识分子的,他们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能真的读出味道来,于是用绸带简单捆扎了一下,寿宴前送予了外公,外公开心极了,拿到时正是闲时,于是也不管众亲友,就拆开翻阅起来,到吃饭时,他已看了七八页。看外公如此喜欢我的礼物,我也非常高兴,外公吃饭时便说,非常喜欢这两本书,我妈客气的说“也不值钱,倒是心意不错”,外公说“心意就足以,而且礼轻情意重,何况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无价啊”。然后外公就开始跟我们说杨绛,说季羡林.......
...详情>
TOP4
TOP5
TO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