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

M***d
二出祁山之前,有魏侵吴、吴破魏之事。六出祁山之时,又有吴侵魏、魏破吴之事。犹是吴也,御魏则胜,攻魏则不胜,何也?曰:无讨贼之志也。魏之侵吴,司马懿在焉;乃曹休一,败而司马懿引归,为虑武侯之将伐魏也。吴之侵魏,陆逊在焉;乃诸葛瑾一败,而陆逊亦引归,此岂亦虑武侯之将伐吴乎?本无所虑,而一败辄退,使武侯之倚赖于吴者,竟成画饼。悲夫!
武侯一生,用火攻者凡五。有烧之而不必杀之者,如博望之烧,不必杀夏侯惇;新野之烧,不必杀曹仁;赤壁之烧,不必杀曹操是也。有烧之而必欲杀之者,如盘蛇谷之烧,必欲杀藤甲兵;上方谷之烧,必欲杀司马懿是也。乃不欲杀之,则果无一人之见杀;必欲杀之,则独有一事之不同,何也?人曰:天之助魏。予曰:非天之助魏而天之助晋也。天为助晋而雨,则不惟不助魏,乃正所以灭魏欤?
或谓武侯知曹操之不死,而特使关公释之;知陆逊之不死,而特使黄承彦救之。若独于司马氏三人,而不能预知其不死,是不智也;知其不死而必欲置之于死,是逆天也。予曰:不然。华容之役,不遣别将,或以为孔明咎矣;鱼腹之役,不报猇亭,或又以为孔明咎矣:以为人之纵之,而非天下纵之也。唯至于上方谷之事,而殚虑竭能,尽其人力,然而人不
...详情>

直***聚
吾人于观人类之美后,始认其美;但在真正之美术家,其认识之也,极其明速之度,而其表出之也,胜乎自然之为。此由吾人之自身即意志,而于此所判断及发现者,乃意志于最高级之完全之客观化也。唯如是,吾人斯得有美之预想。而在真正之天才,于美之预想外,更伴以非常之巧力。彼于特别之物中,认全体之理念,遂解自然之嗫嚅之言语而代言之,即以自然所百计而不能产出之美,现之于绘画及雕刻中,而若语自然曰:“此即汝之所欲言而不得者也。”苟有判断之能力者,心将应之曰:“是”。唯如是,故希腊之天才,能发现人类之美之形式,而永为万世雕刻家之模范。唯如是,故吾人对自然于特别之境遇中所偶然成功者,而得认其美。此美之预想,乃自先天中所知者,即理想的也,比其现于美术也,则为实际的。何则?此与后天中所与之自然物相合故也。如此,美术家先天中有美之预想,而批评家于后天中认识之,此由美术家及批评家,乃自然之自身之一部,而意志于此客观化者也。哀姆攀独克尔[2]曰:“同者唯同者知之。”故唯自然能知自然,唯自然能言自然,则美术家有自然之美之预想,固自不足怪也。
芝诺芬[3]述苏格拉底之言曰:“希腊人之发现人类之美之理想也,由于经验。即集合种种
...详情>
TOP2
TOP3
TOP4